听说你也喜欢看冰壶?
来源: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

      今天是大年初二,同时也是二〇二二年二月二日,在这个充满二的日子里,中二所当然不忘记,今天就有冬奥会的第一场比赛哦。

      众所周知,冰壶其实是一项智力体力并存的运动。

展现动静之美

取舍之智慧

      被誉为“冰上国际象棋”的竞赛项目。

     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场次最多赛程最长的项目,冰壶项目的看点在哪里呢?莫急莫急,且让小编为你慢慢道来~

边擦地板边“咆哮”,我只觉得吵闹?

      冰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年前的苏格兰。一方面,人们挖到一个印着1511年的冰壶石;另一方面,有两幅1565年的油画描绘了人们玩冰壶游戏的故事。

冰壶石,《冬景》与《雪中狩猎》

来源:sohu@冰壶汇

      到了18、19世纪的时候,苏格兰移民者把冰壶游戏带到了加拿大美国。接着冰壶在加拿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,器材也在20世纪时被标准化。到现在,世界各地都在玩冰壶,并从1998年开始将其纳入冬奥会比赛项目

      对于初次看冰壶比赛的童鞋,很可能会有这么三个问题:1. 他们为什么要擦地?2. 他们啥?(难道冰壶是声控的嘛)……3. 咦,我为什么要看冰壶?所以小编觉得有必要为大家整理一下,冰壶比赛的基本规则——

来源:柴知道     

       简单来说,冰壶比赛就是2个队,每队4人,轮番把16个40斤的冰壶投进约摸30米远的大本营中(一人投俩)。比赛结束后,在大本营中,所有冰壶更靠近圆心的队伍得分,并且有多少冰壶更靠近圆心就得多少分。

来源:柴知道

比如这两种情况,均为红队获胜,分别得1分(左)和2分(右)

       就这样进行10场比赛,每场比赛得分加起来作为最后的总得分。在冰壶比赛中,由于后投者可以将大本营中已有的冰壶撞开,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准头的比赛,而是一次讲究策略的博弈——投壶队员需要通过“咆哮”的方式,指挥擦冰队员在冰壶前方擦冰,以控制冰壶的速度方向

冰壶比赛的亮眼操作

(可惜动图没有声音。所以一定要看比赛视频,听一下冰壶比赛专属咆哮哦)

冰壶这么重,怎么滑得动?

     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,冰壶就是一块在冰面上一边自转一边平移的大石头。冰壶的运动主要由与冰面的摩擦决定。对于冰壶这种本身和冰面接触面积很大,压强很低的物体,降低摩擦的方法,就是适度减少接触面积。一方面,接触面积小了,压强就提高了,冰熔点会下降得更多;另一方面,更小的接触面积会让摩擦产生的热量被更少的冰吸收,这样这一小部分冰就更容易融化。

      为了减少接触面积,冰壶的底部不是平的,而是中部内凹——其真正可以接触冰面的面积只有一个圆环,我们称为【移动环】。一般来说,这个移动环的直径为13厘米,宽度在3-8毫米左右。这大大降低了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。

从底部看,冰壶中心是内凹的

      但这还不够,如果把40斤的冰壶放在平坦的冰面上,摩擦力还是太大,冰壶前进会很困难。因此,制冰师通常会采取【冰粒】的技术,来减少冰壶与冰的接触面积。他们会在平坦的冰面上挥舞喷头洒水,喷出的水凝结成小冰粒后,会让冰面变得凹凸不平,这样冰壶放在冰面上,实际上只会和冰粒的顶点附近接触,接触面积大大减小,相应地摩擦力也变小了。

制冰师看似在随意的洒水,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手臂摆动的次数、走路的速度、水箱和喷头的高度差、水的温度等等,都需要得到控制。

来源:Smarter Every Day

      考虑到冰壶在冰粒上产生的压强能达到好几MPa(具体值与温度和应变率有关),有时候小冰粒会发生屈服甚至断裂,形成更小的冰渣和碎片。事实上,要想进一步地减少摩擦,常用的办法之一就是摩擦冰面,也就是【刷冰】。有各种各样的刷子——玉米刷、马毛刷,以及更高端的合成纤维刷。通过刷冰可以瞬时提高冰的表面温度,使冰壶走得更远,还有更直。这种做法听上去非常暴力,实验上也很难精确测定到底会有多高的温度提升,只是知道大概应该在1◦C 的量级上。但是实践表明,大力是可以出奇迹的……

通过改变刷头运动速度、频率和压力得到三种擦冰策略下的冰壶轨迹,其对应冰面温度分别比不擦冰高0.5℃、1.0℃和1.5℃。可见随着擦冰越加用力,冰壶滑的更直,也更远。

关于冰壶转弯的事情,至今仍是一个谜

      不过等一等,在探索“刷冰会让冰壶走得更直”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似乎还没弄明白冰壶为什么会【转弯】吧?(自信点,把“似乎”去掉)

      的确,冰壶转弯的秘密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解答。事实上,一般认为自转的冰壶,各点的摩擦系数是不一样的,“后缘”摩擦系数大约是“前缘”摩擦系数的十倍!为方便起见假定冰壶是逆时针旋转(从上往下看),这个时候前缘在向左转动,因而会受到一个向右的摩擦,同理后缘会有一个向左的摩擦。由于后缘的摩擦系数远大于前缘,冰壶受到的总摩擦力会是向的,于是冰壶就向左偏转起来了。显而易见,总摩擦力会和自转的角速度相关,控制好角速度,再结合上合适的初速度与冰面温度,就可以得到满意的轨迹。

      至于为什么后缘摩擦系数大于前缘,则众说纷纭了。这里为大家列举其中两种模型:“划痕论”“非对称摩擦融化论”

      【划痕论】瑞典的Harald Nyberg博士提出了一种有趣的模型:冰壶移动环行进时,环上与冰接触的点会留下划痕,而且前缘会留下的划痕(如图(a)所示)。所以,当后缘前进时,会部分地“踩到”前缘的“脚印”(即划痕,如图(b)所示),这个划痕会像火车轨道一样将后缘往前缘行进的方向上,从而产生侧向力。

划痕模型的示意图

      【非对称摩擦融化论】而来自加拿大的Mark Shegelski博士提出,冰壶在前进时,其旋转方向与前进方向一致的部分,会因为与冰面更大的相对速度,而产生更多的摩擦;而这更多的摩擦融化冰面产生的水会顺势转移到前缘,从而减小前缘的摩擦系数,最终产生上文所分析的侧向力。

非对称摩擦融化模型的示意图

来源:Smarter Every Day

      目前这些理论各有优劣,科学家们谁也说服不了谁,因此“冰壶为什么会偏转”还是一个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呢~(冰壶比赛新看点get:探索冰壶的偏转之谜)

吾壶,起飞~

      虽然冰壶轨迹偏转的原因尚未明确,但有一个物理定理是可以很容易观测到的——那就是动量守恒定理。长话短说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冰壶比赛里那些动量守恒激动人心的名场面吧~